发布日期:2025-10-11 20:00 点击次数:74
1235铝合金是一种高纯度(铝含量≥99.35%)、延展性优异且耐腐蚀的铝合金,广泛用于铝箔生产、食品包装、电力传输及深冲成型等领域。
延展性优异:适合深冲、拉伸等成型工艺,常用于生产铝箔和薄壁容器。
导电性良好:适用于电力传输领域,如电缆导体、导电条等。
耐腐蚀性强:在食品包装、药品包装等领域广泛应用。
不可时效硬化:无法通过热处理强化,通常通过轻微冷加工提高硬度(硬度范围20~30HB)。
熔炼与精炼
原料选择:采用99.70%铝锭和1235铝合金余料作为生产原料,确保成分稳定性。
精炼处理:通过四次精炼(颗粒精炼剂、液体精炼机、氯气+氩气混合气体)去除杂质和气体,提高熔体纯净度。例如,在保温炉内采用氯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(比例为2:8)进行第四次精炼,精炼时间为60±2分钟。
展开剩余67%连铸连轧技术:减少后续冷轧道次,提高生产效率。如MINO三连轧轧机在第一机架上的轧制温度在铝合金的结晶温度以上,属于热轧过程,晶粒发生不完全再结晶,提高了金属塑性。
轧制工艺
热轧:将预热后的铝合金加热至再结晶温度以上,通过轧制改变形状和厚度,适用于生产大规格铝板和铝箔坯料。
冷轧:在常温下轧制,获得更薄的铝板和铝箔,提高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。冷轧后的材料通常具有更高的表面质量。
超薄铝箔轧制:通过多道次冷轧和中间退火,生产厚度≤0.01mm的铝箔,用于食品包装和电容器等领域。
锻造工艺
1、自由锻造
适用场景:小批量生产或形状简单的锻件,如薄壁容器、盖子和构件。
工艺特点:通过锻锤或液压机对坯料施加外力,利用镦粗、拔长、冲孔等工序实现塑性变形。
优势:操作灵活,适应性强,但生产效率较低,对工人技术要求高。
2、模锻
适用场景:大批量生产或形状复杂的锻件,如汽车轮毂、电子散热器。
工艺特点:将加热后的坯料放入模具中,通过压制或挤压成型,分为开式模锻和闭式模锻。
优势:精度高、生产效率高,闭式模锻可减少飞边,提高材料利用率。
3、特种锻造工艺
碾环:用于生产环形零件(如火车车轮),通过碾环机实现连续局部塑性变形,效率高、成本低。
温锻/冷锻:温锻结合热锻和冷锻优点,变形力小、模具寿命长;冷锻节省材料,适合高精度零件。
发布于:上海市下一篇:没有了
Powered by 飞艇开奖官网开奖结果查询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